总结:《Resisting Spirits: Drama Reform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以1953 - 1966年为研究场域,通过戏剧解构新中国初期意识形态建构密码。书中提出文化重构的政治动力学、幽灵叙事的现代转型、知识分子的双重困境三大核心命题
《当节俭成为科学:一部颠覆“大科学”叙事的实验史》介绍了西蒙·维雷特《Thrifty Science: Making the Most of Materials in the History of Experiment》。书中指出17 - 18世纪欧洲家庭是科学实验室,“节俭科学”传统与20世纪“大科学”形成对照,牛顿、富兰克林的实
名言提炼1. “早期现代性的本质不是文明的进程,而是系统性暴力重组知识生态的过程”2. “当哲学家在沙龙里谈论方法时,海盗船正在用星盘测量贩奴航线的最佳角度” 核心思想维拉·凯勒《The Interlopers: Early Stuart Projects and the Undisciplining of Knowledge》
《The Geometries of Afro Asia: Art beyond Solidarity》以几何学为方法论重构非亚艺术史。作者Joan Kee教授将几何图形作为跨文化对话元语言,提出“几何即档案”概念,用几何比较学为全球南方艺术研究开辟新范式。书内容涵盖历史重构、几何语言系统与跨大陆对话场域。
《Chinese Thirdspace: The Paradox of Moderate Politics, 1946–2020》以“第三空间”理论审视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政治实践。核心思想为,1946 - 2020年,中国知识分子在体制与理想、本土性与世界性张力中构建“第三空间”,但温和立场难摆脱体制规训与思想突破困境。内
核心思想《Localizing Learning: The Literati Enterprise in Wuzhou, 1100–1600》以金华地区为坐标,重构宋元明三朝文人精神谱系,揭示地方文人群体生存策略与价值转向,解构“新儒学征服说”线性史观。 名言提炼1. “当朱熹的道德哲学走进婺州祠堂,它首先成为宗族维
**核心思想**:《A Tale of Two Melons: Emperor and Subject in Ming China》以万历“西瓜贡案”为切入点,结合微观史学与物质文化分析,剖析明代官僚体系运作逻辑,揭示贡品背后的政治关系,如豆瓣读者所说“用显微镜观察历史尘埃,发现整个帝国的倒影”。**名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