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自由宪章

    本文围绕哈耶克《自由宪章》展开,介绍其重构现代社会根基的思想。哈耶克以跨学科视野,将自由概念升华为文明进化基石,认为自由是人类文明存续的关键,自由市场与法律耦合能产生自生自发的秩序。其“知识分散论”解构了传统集体主义思维。书中从三方面阐述文明进化:自

  • 大鹏展翅 : 藏传佛教新旧译密咒在西夏的传播

    《大鹏展翅:藏传佛教新旧译密咒在西夏的传播》由俄罗斯汉学家索罗宁教授所著,揭示了11 - 13世纪西夏王朝在佛教传播史上的特殊地位。全书以“文本系统”为研究框架,证明西夏是汉传与藏传佛教的创造性融合者,其佛教文献存在独特的“双重文本系统”,展现出“非汉非藏、

  • 林中路

    所给正文信息为“请重新请求”,内容简短且未提供具体可总结的实质性信息,无法生成有内容的400字摘要。

  • 叶隐闻书

    《叶隐闻书》于1717年由山本常朝口述完成,是构建日本武士道精神内核的著作,被后世誉为“武士圣经”,在中文世界沉寂三百年后才有首个完整译本。书中思想内核丰富。生死观上,倡导看透生死,以死之觉悟统御生之轨迹;忠义观方面,江户武士将个人意志融入主从羁绊;行动

  • 政治学通识

    豆瓣9.1分的《政治学通识》给出了我们需要政治学的生动答案。它是教科书级公民启蒙手册,借助“小岛政治学”寓言,将抽象理论化为可感的生存抉择,以“通识”带领读者穿越历史触摸现代民主制度,让理论裹挟历史风雷。全书核心思想深刻,肩负祛魅与启蒙双重使命,剖析政治

  • 细品西游

    《细品西游》是曲黎敏继《黄帝内经》《诗经》等经典解读后的力作,是一场以《西游记》为载体的生命哲学思辨。本书以独特的跨学科视角,将取经故事重构为“从凡胎到觉悟”的修行图谱,揭示人类突破认知局限、完成精神蜕变的必经之路。书中对《西游记》的角色和章回进行了

  • 布克哈特书信选

    本文围绕《布克哈特书信选》,解读雅各布·布克哈特对抗现代性的思想。布克哈特被称为“文艺复兴研究的奠基人”,却自认为“不合时宜者”,其核心思想是以人文主义对抗现代性暴政,拒绝历史线性进步论,认为文艺复兴带来的“人的觉醒”被工具理性异化。《布克哈特书信选

  • 三体全集 : 地球往事三部曲

    《三体全集》以宇宙叙事探讨人类文明终极命题。刘慈欣构建“黑暗森林”体系解答费米悖论,拷问人性与生存意志,在科技幻想下进行哲学思辨。“地球往事”三部曲展现人类与三体文明的碰撞。《三体》中,叶文洁发信号引三体舰队,人类意识到宇宙危险;《黑暗森林》里,罗辑

  • 工程材料科学与设计

    《工程材料科学与设计》是揭秘材料科学的指南之书,重塑人们对材料的认知。它以“材料基因图谱”独特视角,构建跨金属、半导体等材料的知识矩阵,用“结构 - 性能 - 工艺”三角模型阐释位错理论,独创“材料生命周期分析法”展现材料工程师决策逻辑。这本书如同行走的材

  • 语录的思想史 : 解析中国禅

    《语录的思想史:解析中国禅》是日本学者小川隆以三十年心血写成、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学术经典,豆瓣评分9.0。本书剑走偏锋提出“禅宗史实则是语言建构史”,通过唐宋禅门语录揭示公案机锋是“语言游戏”,打破传统认知。作者采用“显微镜式文本分析法”,在文献比对

  • 一个朝圣者的囚徒经历 : 1932-1939年在苏联的遭遇

    《一个朝圣者的囚徒经历:1932 - 1939年在苏联的遭遇》是姚艮八十岁时完成的自传体小说,被称为“中国版《古拉格群岛》”。本书以作者亲身经历,揭开苏联肃反扩大化时期劳动营的黑暗。其核心思想与历史价值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对极权制度的血泪控诉,展现劳动营里的人权剥

  • 希腊别传

    《希腊别传》是哲学家陈嘉映以“生命体”隐喻重构的希腊精神史诗,完整呈现城邦文明的基因突变与精神嬗变。书中有两条交织主线,一是物质文明兴衰轨迹,二是精神世界进化密码,核心追问“何为良好生活”,在当下有现实穿透力。内容涵盖文明的基因编码(迈锡尼 - 古风时代

  • 人生解忧 : 佛学入门四十讲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是一本写给当代人的佛学自救指南,能治愈现代人的精神内耗。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成庆凝练二十余年研究成果,将爆款音频课程成书。本书不教人逃避,而是让读者学会“看好这颗心”。作者以独特视角,助读者理解“苦”“空”“无常”等概念,

  • 文化的阐释 : 全新中译本

    2025 年译林出版社推出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阐释》全新中译本,再次引发学界震动。这部文化人类学巨著是符号与阐释人类学奠基之作,1999 年首版开启中国知识界“文化觉醒”,此次重译更精准还原思想精髓。格尔茨认为“文化是编织意义的符号网络”,这一观点将文化研

  • 从一到无穷大

    2018 年清华校长邱勇将《从一到无穷大》作为入学礼物送给新生,希望学生能从中学会像科学家般思考,寻找生命诗意。书中包含四重维度的思想漫游:数学部分用“数字游戏”破除对数学的刻板印象;物理部分以诗意类比让四维时空不再抽象;生物部分将 DNA 等知识生动呈现,其

  • 黑洞

    2019 年 4 月 10 日人类首次捕获 M87 星系核心黑洞影像,《黑洞》一书以诗意笔触将相关科学知识熔铸,获豆瓣 9.6 高分。书中核心思想包括黑洞形成,大质量恒星塌缩成奇点,形成“引力陷阱”;事件视界是“时空牢笼”,黑洞使时空凹陷;霍金辐射表明黑洞并非永恒,会缓慢

  • 时间的秩序

    本文围绕卡洛·罗韦利的《时间的秩序》展开,探讨了时间的本质及相关认知。罗韦利以诗性语言揭示人类对时间的三大幻觉,指出时间在宇宙基本层面不存在,我们感知的“时间流逝”是热力学幻象,时间的秩序散落成宏观、热力学、量子、心灵四重碎片。书中以五幕时空戏剧重构

  • 物理夜航船 : 直觉与猜算

    《物理夜航船:直觉与猜算》并非传统教科书,而是开启物理学思维革命的钥匙。作者徐一鸿以“夜行法”隐喻物理学家在未知领域的探索状态,指出当代物理教育过度强调数学精确性的痛点,认为物理学是直觉驱动、逻辑跳跃的艺术,提倡“先猜后证”的思维模式。书中阐述了物理

  • 米塞斯大传

    《被遗忘的先知:〈米塞斯大传〉——一位经济学巨擘的孤独与荣耀》介绍了米塞斯的思想及《米塞斯大传》内容。20世纪经济学界,米塞斯思想超前,坚持自由市场纯粹性,虽被誉为“亚当·斯密之后对市场经济理论贡献最大的人”,却被主流学界边缘化。他生于奥匈帝国,在凯恩

  • 中国经学史

    姜广辉教授的《中国经学史》以“六经为根,价值为魂”的理论,揭示了中华文明精神密码。该书认为经学是民族精神的DNA图谱,“仁义礼智信”构成中国人的伦理基因。全书共四编,是一部流动的经学史诗。先秦编梳理“经”的诞生,指出《周易》是最早的哲学思维模型;汉唐编以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18612002278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