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积分商城
在全球化与文明冲突交织的2020年代,《儒家与启蒙:哲学会通视野下的当前中国思想(增订本)》为当代人提供了突围“古今中西”困境的方向。本书以“启蒙主体性自我扬弃的辩证法”重构传统与现代对话坐标,提出通过扬弃启蒙理性重建儒家思想活性。书中内容分为三编。启蒙
本文是《穿越两千年思想长河:一部解锁西方自由基因的史诗级入门指南》的内容介绍,阐述了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古希腊城邦诞生“法律下的自由”理念,到罗马形成超越个人意志的法治体系并发展出“妥协的艺术”,为自由基因埋下种子。中世纪,教权与王权的博弈
本文围绕《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展开探讨,揭示其颠覆认知的价值。1980 年乔治·莱考夫与马克·约翰逊提出“人类用隐喻铸造思维”,重新定义认知方式。书中核心思想有三:一是隐喻是人类认知的脚手架,打破传统语言学局限;二是隐喻根植于身体经验,体现具身认知观;三是
《百年孤独》以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为轴心,是一场魔幻现实主义的灵魂之旅。核心思想围绕孤独与命运展开,家族成员的孤独困境体现了人类孤独的本质;重复的名字与相似悲剧形成命运的轮回诅咒;马孔多的兴衰暗合拉丁美洲文明史。内容讲述七代人命运,从何塞·阿尔卡
本文围绕布尔迪厄与帕斯隆的《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展开,剖析了教育中的伪平等现象。1960年代巴黎索邦大学两类青年的差异,凸显出社会出身借文化资本完成阶级复制的隐秘路径,该书以批判视角揭示这一问题,至今仍影响深远。书中构建了三重批判架构。一是指出文化暴力
《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是王汎森教授的一部豆瓣9.0分现象级著作,为近代中国心灵革命带来启示。它以颠覆性视角打破思想史与生活的界限,独创“光谱分析法”,呈现思想在生活中的具体发酵。书中从时空维度挖掘思想密码,以《新民说》为起点,追踪“人的改造工程”演变,
《巴别塔下》展现了19世纪中后期伦敦工业文明下知识分子面临的精神危机及道德重构探索。当时蒸汽机轰鸣声碾碎田园牧歌,文化精英在词语废墟上试图重构道德秩序。书中揭示了语言系统崩解、道德坐标偏移和叙事权力争夺等深层命题。传统宗教话语体系瓦解,科学术语未建立新
《韩非子译注》豆瓣评分9.2分,给当代人诸多启示。《韩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之作,构建了古代最系统的君主专制理论体系。韩非子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形成「法术势三位一体」治国方略;其基于「人性自利论」主张严刑峻法,以进化史观提出
《天鹅绒监狱:当镣铐成为艺术家的第二层皮肤》剖析了极权体制下艺术生存悖论。书中以1970年代布达佩斯为背景,匈牙利思想家哈拉兹蒂以亲历者视角,揭开“镣铐下的美学”从抗争到共谋的历程。当权者将艺术家纳入“国家创作者”体系,用“温柔的暴政”腐蚀他们,使艺术家
本文解读弗洛姆《逃避自由》中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与觉醒之路。1941年弗洛姆在书中揭示自由悖论,敲响警钟。中世纪人有稳固归属感,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后,看似自由的现代人陷入更深生存困境,自由带来“失重感”。人们有三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权威崇拜、机械趋同和破坏
《三島由紀夫 石原慎太郎 全対話》是战后日本文学重要文献,收录1956 - 1969年间九篇深度对话,其中三篇为珍贵佚文。对话集不仅补遗文学史料,更透视战后日本社会思潮。1956年两人以“新人”讨论文学介入社会,1969年对话重心转向传统与现代冲突,与日本战后历史进程同频
请你提供具体的正文内容,以便我为你生成总结。
《如何摆脱煤气灯操控》是一部照见人性暗角的自救指南。1944 年《煤气灯下》展现“煤气灯效应”,80 年后罗宾·斯特恩博士的该书以豆瓣 9.6 分揭示其在现实中上演。煤气灯操纵本质是“认知战”,施虐者通过否定事实、扭曲感知、制造混乱,还有“甜蜜毒药”等手段操控受害
《复原力》是一部融合神经科学与正念智慧的著作,豆瓣评分8.3分,揭示了“心灵韧性”的重要性。人类痛苦源于“安全感 - 满足感 - 联结感”的三角失衡,对应不同神经回路,复原力本质是重建神经可塑性。作者将抽象心理素质具象化为十二种可训练的技能模块,形成心理抗压体
《易经真的很容易》是曾仕强研究《易经》的集大成之作,旨在让千年智慧照进现代生活。本书开篇破除现代人对《易经》的三大认知误区,指出其并非占卜工具、艰深天书,且超越时空局限,通过原创卦象示意图和曾氏解卦手稿展现《易经》智慧。全书以“从容人生六柱”为框架,
《我与八十年代》以口述史形式拼贴改革开放初期精神全景图,有多重价值与启示。它是重构启蒙年代的立体档案,12 位思想者的记忆碎片折射出“既充满钙质又遍布裂痕”的特殊时代,鲜活个体叙事成为理解当代中国思想史的关键。书中反映出理想主义的双面镜像,一方面是思想解
汪晖教授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自2004年初版,二十周年纪念版焕发生机,是解剖现代性迷思的手术刀。本书以“反思现代性”为锚点,重构中国思想基因图谱。书中有两个终极追问“什么是中国?如何理解现代中国?”汪晖从中国思想内部发掘现代基因,如探讨天理与公理的博
本文围绕《空谷幽兰》展开,探讨了书中所呈现的隐士文化及其现代启示。20世纪80年代,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在终南山发现五千余名修行者延续着隐士传统,并以该书带领读者探访现代隐者,他们的精神追求比文人隐逸更纯粹。全书以地理、时间、生命为线索,通过严谨调查与精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十周年纪念版是汪晖的鸿篇巨制,自2004年初版后被誉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力作。全书直指“中国(尤其是现代中国)的含义是什么”与“如何理解中国的现代”两大核心命题,在西方现代性理论主导背景下,揭示“非西方中心”的现代性路径。书中通过“天理
《科学革命的结构》是托马斯·库恩1962年出版的科学哲学里程碑著作,豆瓣评分9.1分,用“范式革命”重塑人们对科学进步的认知。核心思想为科学发展是“范式的生死更替”,分为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两种形态,新旧范式间存在“不可通约性”。内容上,它拆解了科学革命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