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李光耀观天下

    《李光耀观天下》被潘基文、奥巴马盛赞,该书有诸多独到见解。书中体现了李光耀“地球仪思维”,包括务实至上的治国哲学,以“效用最大化”走出第三条道路;精准剖析中美欧日等地缘政治;有穿透时空的文明演化洞察力。在世界格局方面,解析了中国、美国情况,如提出“中

  • 金枝: Golden Bough

    《金枝》是英国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的巨著,首次系统揭示人类思维从巫术到宗教再到科学的三阶段进化轨迹。全书以古罗马内米湖畔祭司传说开篇,展开内容剖析。弗雷泽提出巫术两大定律,即相似律和接触律,还揭示早期王权“人神”的双重性,将禁忌解释为“对超自

  • 江南: 中国文雅的源流

    《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以“江南”为棱镜,折射先秦至明清中华文明精神脉络。作者突破传统地理定义,将江南视为流动的文化符号,提出“江南三叠层”理论,即地理基底、经济肌理与文化魂魄有机共生构成中国文雅生态系统。全书通过十二扇文化轩窗开启江南秘境,涵盖水系

  • 欧洲文明的进程

    《欧洲文明的进程》以宏大视野解构欧洲三千年文明,揭示其文明发展并非线性。作者突破传统叙事,指出三大密码,即城邦基因、制度迭代与精神突围,并剑指雅典民主暗面、罗马法统悖论、基督教双刃三大迷思。书中分三个阶段对欧洲文明进行剖析,前1000 - 500年是文明基因库

  • 厌女: 增订本

    《厌女》是一部撕裂东亚社会隐痛的书籍,值得全民共读。作者上野千鹤子指出厌女症是父权制社会的集体无意识,男性通过排斥女性与同性恋者构建权力同盟,女性则将压迫内化为自我厌恶。增订版新增“性骚扰”章节和“别扭女子”内容,揭示性别暴力本质和当代女性矛盾。书中

  • 才女之累: 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是一部以“接受史”为棱镜的学术解构之作。作者通过爬梳各代文献,揭示李清照“才女”形象是被历代建构的产物,书中大量伪作是为迎合传统女性道德标准。书中内容丰富,一是重构生平,打破“闺怨才女”叙事,展现其政治意识;二是文本考古

  • 李光耀观天下

    《李光耀观天下》是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的临终遗作,豆瓣评分9.2分。这是一部超越地缘政治的智者箴言录,用毕生智慧剖析中美日俄等国,搭建理解当代世界的坐标系。其核心思想包括现实主义治国哲学,以“生存即正义”打造“新加坡模式”;全球棋局推演,精准预言中美等国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在印度的历史与现实间穿行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是郭建龙“文化旅行”系列开山之作。作者以徒步经历与文明史为经纬,描绘印度浮世绘,提出印度如孤岛“漂浮”于世界文明体系外的核心命题。印度有“不设防的征服史”,外来者涌入未改变其文明内核。地理上,喜马拉雅山未阻挡征服者,开伯尔山口成

  • 尚书: 追寻永恒的天命

    本文围绕杨照《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展开,探讨《尚书》智慧对现代人的启示。《尚书》是古老官方文献,承载夏商周政治密码。商周交替时的天命观革命,使中华文明从神权转向道德王权,周公禁酒训诫构建了新兴政权道德律令。书中介绍重返思想现场有五大密钥:包括天命观

  • 朋友,新年进步: 贺年片上的中国大学(1952—1988)

    本文围绕《朋友,新年进步:贺年片上的中国大学(1952—1988)》展开介绍。该书以500余张贺年片重构中国大学从苏联模式转向自主探索的历程,这些贺年片既是师生情谊见证,也是学科建设的社会学标本。书中按学科分为工学、农学、新大学、消逝学府四个篇章,展现不同学科特

  • 女性贫困

    《当精致妆容成为生存面具:〈女性贫困〉撕开日本社会的隐形伤口》聚焦日本纪实作品《女性贫困》。该书源于纪录片《看不见明天》,以16位女性生存实录重新定义“贫困”。书中呈现出生存迷宫中的女性群像:教育上,“奖学金”制度让近40%女大学生毕业即负债;婚姻方面,超

  • 论文化

    本文深度剖析了特里·伊格尔顿的《论文化》,指出该书有重要价值与启示:1. 颠覆认知:它以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为基础,将“文化”置于权力、阶级和意识形态视角下,揭示出文化具有三重悖论,即文化是政治斗争延伸、存在精英与大众的角力,同时提出重构“共同文化”以实现

  • 瑜伽新史: 从古印度到现代西方

    《瑜伽新史:从古印度到现代西方》由兼具牛津学者与瑜伽修行者身份的阿利斯戴尔·希勒耗时二十年创作,是打开文明密码的钥匙。书中揭示当下多数瑜伽练习者存在文化误读与转化。其核心思想认为所有传统都是被发明的,背离原教旨的行为构成了瑜伽存续的生命力。书中呈现了

  • 满世界寻找敦煌

    本文围绕荣新江教授的《满世界寻找敦煌》展开。1900 年莫高窟藏经洞开启,5 万余件敦煌文献在十余年间流散全球。荣新江耗时 40 年,踏遍 11 国 48 城,将“文化肢解”转化为“文明拼图”。书中十二讲内容丰富:开篇展示文物流散之痛;呈现学者寻访之苦,如在低温库房抄录

  • 四大名著中的天文密码

    《四大名著中的天文密码》是天文学史博士王玉民的跨界之作,以“天文即人学”为理念,通过八大维度构建古典天文认知体系,揭示天文元素是推动四大名著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命运的密钥。书中内容丰富:一是剖析宇宙观在文学中的投射,如《西游记》“九重天”对应浑天说;二

  • 共同的底线

    《共同的底线》是秦晖教授2013年出版的政治哲学著作,豆瓣评分8.8分。本书在价值观碰撞的当代社会,重构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对话框架,为转型期中国社会找到价值公约数。书中指出真正矛盾在于对抗寡头主义与民粹主义。秦晖揭示二者价值底层高度重合,构成“共同底线”

  • 遣唐使之後: 聯結東亞城市的人與物

    《遣唐使之後:聯結東亞城市的人與物》以独到视角切入中日关系中被官方记载淡化的六百年。作者用考古证据与域外文献互证,揭示“海商 - 僧侣 - 工匠”构建起“文化丝绸之路”。书中重构福冈“唐坊”历史,考证宁波石匠东渡,打破学界固有认知。从海商网络、求法僧团、工

  • 潮汕文化源流

    《寻根潮汕:一本揭开千年文化密码的必读经典》介绍了《潮汕文化源流》一书。作者黄挺教授经二十年田野考察,以地理环境为经、历史演变为纬,揭开潮汕地区千年文化密码。书中展现“山 - 海 - 平原”三元结构对文化性格的塑造,造就潮汕人独特生存智慧与开拓气魄。全书从

  • 元朝理财记: 从成吉思汗的崛起到元朝的衰亡

    本文围绕郭建龙新作《元朝理财记》展开介绍。该书以“财政密码”视角解开元朝不足百年而亡的悬案,作者耗时二十年深耕元史,将专业术语化作生动叙事。书中呈现的元朝是古代中国最重商的王朝,但超前的商业基因也是其早衰的病灶。书中将元朝财政史分为四幕:成吉思汗创立

  • 既见君子: 诗经十五国风行读

    《在〈诗经〉的河流中寻找失落的诗意:〈既见君子〉的千年回响》介绍了《既见君子:诗经十五国风行读》一书。作家三书历时一年徒步《诗经》十五国故土,触摸其地理坐标,该书是这场时空对话的成果。书中以双重视域解构与重构《诗经》宇宙,前篇从现代社会学视角重审《国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18612002278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