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共和国100个经典民生设计

    《共和国100个经典民生设计》是2024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本书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林晶晶教授领衔创作。书中100件物件串联起有温度的国家发展史诗,折射出新中国75年民生演进。全书以“器物进化史”为脉络,构建四重时空坐标,即破晓时分(1949 - 1959)、

  • 古籍原来这么好看

    《古籍原来这么好看》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古籍读物。作者熊建出身北大古典文献学,深谙Z世代语言密码,书中将《诗经》比作“西周朋友圈”等,还提出“破壁三法则”,包括祛魅、连通、解构法则。该书采用经纬交织法,内篇有18式“文献学功夫”,外篇有35招“经典破壁术”,章

  • 国家的常识: 政权·地理·文化

    《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文化》是美国政治学家迈克尔·罗斯金所著,像社会显微镜带我们解剖 9 个典型国家的“政治 DNA”。核心思想上,罗斯金以“地理是舞台,历史是剧本,文化是导演”构建三维坐标系,独创“制度 - 环境 - 行为”分析框架解读国家。内容纲要涵盖欧洲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校订本)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部照亮清代思想脉络的经典指南》介绍了该书的价值、内容及阅读建议。1923年,正值思潮碰撞,梁启超在清华园授课,其讲义成第一部系统梳理清代学术史著作,有“以学术救世”深意。俞国林校订本以清华讲义手稿为底本,还原思想锋芒。该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本文围绕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展开,阐述其魅力所在。在思想精髓方面,梁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纲,提出四大研究规范,将明末至民初学术发展视为思想革命,强调学术变迁与政治、社会紧密相关,如清初考据学的兴起。内容架构上,全书十六讲分三部分,从思潮

  • 氍毹留痕

    《氍毹留痕》是齐如山所著的“京剧百科全书”,具有穿越时空的文化生命力。书中,齐如山以“观众、行家、研究者”三重身份,精准剖析京剧艺术体系。他解码京剧基因密码,揭秘“打出手”“背供”等冷知识;通过经典剧目的版本演变,展现京剧在宫廷与市井间的平衡;勾勒京

  • 花巷

    《在时光的褶皱里,邂逅生活的诗意与深情 —— 冯骥才〈花巷〉的文学温度与生命哲思》一文对《花巷》进行了多维度剖析。《花巷》是冯骥才以岁月和生活为素材创作的散文精选集,围绕“用心生活”收录58篇经典散文,其中29篇入选语文教材,文字兼具清醒与天真。文章从四重

  • 德国的细节

    《从一粒沙看世界:120 个细节解码德国为何让人又爱又怕》围绕叶克飞《德国的细节》展开。这本书像“德国显微镜”,打破人们对德国“严谨”“守序”的刻板印象,通过 120 个生活切片还原德国文化。书中从四维透视德国,城市设计遵循“功能即艺术”,守护人性尊严;交通规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由罗宗强教授所著,豆瓣评分9.1,是打开魏晋精神世界的密钥。作者以大量史料编织出涵盖政治、哲学与人性的三维图谱。书中揭示,魏晋玄学是士人群体在皇权崩塌、礼法溃散后的创造性重建。作者通过对比分析展现玄学从本体论层面重构价值体系。以嵇康

  • 金山

    《金山》是张翎以广东开平方氏家族四代人命运为轴心、横跨150年的史诗作品,揭开华人劳工在加拿大的血泪史。书中两条叙事线交错,一条是家族男性在加拿大的“金山梦”,另一条是留守广东的女性在宗族礼教与时代变革中的坚守。内容分为四幕,展现了四代人在不同时期的遭遇

  • 神话里的真实历史

    《神话里的真实历史》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所著,豆瓣评分8.2分。本书核心思想为神话是披着神谕外衣的人间史,本质是特定历史情境下的社会镜像,作者从解构神圣叙事的三重维度展开分析,并将中国神话体系解构为六大模块。其内容涵盖从史前到现代性萌发各阶段神话演变

  • 图解艺术技巧与素材

    《图解艺术技巧与素材》是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推出的艺术解码全书,是打开艺术史隐秘侧门的金钥匙。本书以“技术革新与材料进化”为线索,绘制跨越五千年的艺术基因图谱。作者采用“显微镜 望远镜”视角,进行跨学科叙事。书中揭秘艺术史有十重维度,涵盖材料革命、技法

  •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是一部唤醒老北京记忆的史诗之作。1920 年,瑞典美术史家喜仁龙在溥仪特许下系统考察北京城防,成果凝结为该书。全书八章十三万言,构建起三维城防体系,将军事工程与美学价值熔于一炉。书中用“厘米级”记录法,让现代学者发现明代工匠已掌握微分几

  • 怎样欣赏音乐

    《怎样欣赏音乐》构建了一套完整音乐审美体系,带你开启听觉哲学之旅。其核心思想是从感官愉悦走向理性共鸣,主张通过分析旋律织体、和声结构等要素,解码音乐情感与哲学内涵,如解析《命运交响曲》展现深层叙事。内容从三重维度构建审美金字塔,基础层解码音乐语言,进

  • 神圣艺术

    《神圣艺术》是一部改写艺术史认知的世纪巨著。它耗时25年编纂、耗资千万欧元,由全球100位顶尖学者参与,以8开精装800页呈现2000年宗教艺术史,是“纸上博物馆”。该书突破传统叙事框架,将教堂建筑视为独立艺术圣殿,用大量高清大图等展示宗教艺术细节,采用专业级哑粉

  • 大哲学家

    《在15次对话中觉醒:一部颠覆认知的西方哲学史之旅》介绍《大哲学家》一书。此书以BBC开创性哲学对谈录形式,跨越2500年让不同哲学家交流,串联西方哲学史。其革命性在于“去权威化”,让哲学走近大众。书中从三个方面展开:开篇以柏拉图“洞穴寓言”引出“存在之问”,

  • 儒法道: 早期中国的政治想象

    《儒法道:早期中国的政治想象》是荣获“2023年度人文社科十大好书”的思想史重构之作。作者包刚升教授运用四维分析法,开创跨界研究范式,有概念翻译术、理论坐标系、文明对话场三个学术突破。书中解码了轴心时代儒法道三家治国方略:儒家构建伦理政治乌托邦,法家演绎

  • 一点五维的巴赫: 音乐、科学和历史

    《解码马慧元〈一点五维的巴赫〉的跨界诗学》一文,对《一点五维的巴赫:音乐、科学和历史》进行深度剖析。该书并非传统乐评集,而是连接理性与感性的思维桥梁,揭示了音乐史与科学史的共生关系,如巴洛克时期声学实验早于赫尔姆霍兹研究,傅里叶公式蕴含平均律数学基因

  • 祸枣集

    《祸枣集》是作者缪哲二十年磨一剑之作,虽“自谦无用”却受知识界热捧。其书名源自“祸枣灾梨”,自谦背后是对文字的敬畏。缪哲出身北大,身兼艺术史学者与杂文家,其文字考据严谨又具闲适风骨。全书分四篇章,构成知识分子思想剧场:“失言”淡笔写重思;“感兴”贯通

  • 勇气在召唤

    《当恐惧退散,勇气觉醒:〈勇气在召唤〉带你踏上斯多葛主义的英雄之旅》介绍了瑞安·霍利迪所著《勇气在召唤》。它点燃斯多葛哲学火炬,以“勇气”为锚点,通过南丁格尔、丘吉尔等案例展现勇气的三重维度。书中指出当代人困顿源于恐惧,其本质是“未被驯服的想象力”,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18612002278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