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

真理的灯塔:重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探寻中国革命的底层逻辑

---

一、一部淬炼中国革命的哲学史诗
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体系的重要源头,《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以下简称《毛选》第一卷)收录了1925年至1937年间毛泽东的17篇经典著作。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实践记录,更是一部以阶级分析为手术刀、以革命实践为实验室的哲学史诗[1][7]。

这部选集在1951年经毛泽东亲自校订出版,系统梳理了土地革命时期的斗争经验,首次将“农村包围城市”“群众路线”等理论提炼为可复制的战略模型[7]。其思想穿透力跨越时空,至今仍是理解中国近代史、解析社会矛盾的核心密码。

---

二、思想图谱:阶级分析的显微镜与革命战略的望远镜
1. 阶级矛盾的三棱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堪称20世纪中国最具现实穿透力的社会学论文。毛泽东将占人口4%的地主阶级比作“压在农民背上的封建大山”,而占80%的贫农则是“革命最坚决的天然同盟军”[4][6]。这种量化思维与定性判断的结合,为革命力量配置提供了精准坐标:
- 地主买办阶级:附着于帝国主义的“双头毒蛇”
- 民族资产阶级:动摇的“钟摆阶层”
- 小资产阶级:可分化的“三色光谱”(右翼保守派、中间观望派、左翼进步派)
- 半无产阶级:革命火种的“最佳载体”

2. 革命方略的三大支柱
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篇目中,毛泽东思想的三维架构逐渐成型:
- 方法论:调查研究(32天徒步考察湖南五县)
- 组织论:“支部建在连上”的毛细血管理论[5]
- 战略论:农村根据地建设的“火种保存法则”

---

三、内容纵览:历史现场的立体复原
| 篇章类别 | 代表著作 | 核心命题 |
|------------------|-----------------------------|------------------------------|
| 阶级分析论 |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革命同盟军的筛选机制 |
| 军事战略论 | 《井冈山的斗争》 | 游击战的“十六字诀” |
| 哲学方法论 | 《反对本本主义》 |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
| 政权建设论 |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苏维埃政权的群众黏性公式 |

其中《反对本本主义》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的论断,比文化自觉理论早诞生半个世纪。而《我们的经济政策》中关于“发展国营经济、节制私人资本”的设计,更是新中国经济体制的雏形[3][7]。

---

四、智慧结晶:穿越时空的思想闪电
1. 战略辩证法
-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井冈山的斗争》)
- “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 群众工作论
- “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 “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烈女祠、节孝坊要农民自己去摧毁”(《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3. 认识论突破
-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反对本本主义》)
- 预见性判断:“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五、当代启示:在历史坐标系中定位现实
1. 矛盾分析法的新演绎
当数字经济重塑社会结构时,《毛选》的阶级分析法可转化为:
- 平台资本与零工劳动者的关系
- 数据所有权引发的生产关系变革

2. 组织建设的永恒命题
南宁纪委监委专案组“临时党支部”实践证明,“支部建在连上”原则在新时代的反腐斗争中仍具生命力[5]。这种将党组织嵌入任务单元的“嵌入式党建”,正是群众路线的现代升级版。

3. 调查研究的数字转型
毛泽东当年靠草鞋丈量出的田野调查,在5G时代可进化为:
- 大数据舆情分析
- 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真实性

---

六、阅读建议:打开思想宝库的三把钥匙
1. 历史情境还原法:结合《中国共产党简史》阅读,理解每篇文章的决策背景
2. 概念追踪法:标注“主要矛盾”“中间势力”“根据地”等高频术语的演变轨迹
3. 现实映射法:用阶级分析法解读当前社会热点(如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

[1]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小说在线阅读
[3] 【党史学习】12月25日-12月31日
[4]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共产党员网
[5] 发挥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6] 《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 - 哔哩哔哩
[7] 新中国档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发行-中国政府网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18612002278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