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三十年思想论战:〈“批判佛教”的批判〉开启佛学研究新范式与智慧重生之路

嘿,今天给大家说说一场持续三十年的思想论战。这场论战源于日本学者松本史朗在《批判佛教》里提出主流佛教沦为“伪佛学”的论断,核心直指“本觉思想”,说它背叛了佛陀“缘起性空”教义。《“批判佛教”的批判》这本书把这场论战放在现代性语境下重新审视,探讨传统宗教和现代理性、东方智慧和西方哲学该怎么对话。

这场三十年论战分三个阶段。1990 - 2000年是思想地震的震源,松本史朗构建体系,佛教界面临“范式危机”,京都学派和批判阵营首次交锋;2001 - 2010年是跨洋思想飓风,西方佛学界有“祛魅运动”,本觉思想有现代转译,东亚学者再批判;2011 - 2020年是后批判时代的和解,学术共同体从对立走向对话,批判工具进行本土化改造,宗教哲学有范式革命。

论战还有五大核心战场,涉及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等方面。书里还摘录了不少经典名句,像松本史朗说“把茶碗称作佛性时,我们已然背离了佛陀的初心”。

这本书学术价值很大,开创了宗教批判的“问题学”范式,建构了佛学研究的“三重证据法”,示范了跨文明对话的“脚手架理论”。现实启示也不少,比如要警惕思维惰性,注意解构性思维的双刃剑效应,探索东方智慧的现代化路径。

哲学界、宗教学界、汉学界的大咖都给这场论战背书。这本书能帮我们破除“传统神话”迷障,掌握思想解剖术,重建对话伦理。它可不是简单的学派之争,而是告诉我们所有伟大传统都得在持续批判中保持生命力,批判是让智慧重生的涅槃之火。就像书里说的“真理不怕火炼,怕的是无人添柴”。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18612002278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