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大唐西域记》:记录西域百态,承载文化交流传奇

《大唐西域记》综合解析

---

一、主要内容
《大唐西域记》是唐代高僧玄奘根据西行求法经历撰写的西域地理历史著作,全书共12卷,记载了138个国家与地区(包括今新疆、中亚、南亚等地)的概况,涵盖以下内容:
1. 地理与物产:详细描述各国的地理位置、山川地貌、气候条件及物产资源。
2. 社会与宗教:记录各地的民族语言、政治制度、经济生活,以及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传播情况。
3. 历史与传说:包含大量佛教故事、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如“阿奢理贰伽蓝传说”等。
4. 文化习俗:对民俗礼仪、建筑艺术、语言文字等均有翔实记载。

---

二、主要思想
1. 佛教传播与求法精神:玄奘以弘扬佛法为核心,强调佛教教义的普世价值及修行实践。
2. 文化交流与实证精神:书中注重实地考察,结合历史文献与民间传说,体现“实录求真”的科学态度。
3. 政治与信仰的互动:通过各国统治者与佛教的关系,反映宗教对古代社会治理的影响。

---

三、作者与编纂
1. 主要作者:玄奘(602-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西行求法后口述见闻。
2. 执笔编纂:辩机(619-649年),玄奘弟子,协助整理文字并完成书稿。
3. 成书背景:应唐太宗要求于646年完成,兼具外交参考与佛教传播的双重目的。

---

四、重点语句与故事分析
示例:阿奢理贰伽蓝传说
- 原文节选:“王弟自宫明志……慈善之力使男根复具。”
- 分析:通过王弟以自残表忠贞、后因善行恢复身体完整的故事,宣扬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强调善行与信仰的力量,同时反映佛教与王权伦理的结合。

---

五、社会影响力
1. 学术价值:
- 研究中亚、南亚古代史的核心文献,现代考古(如那烂陀寺遗址)证实其记载的准确性。
- 为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研究提供珍贵原始资料。
2. 文化意义:
- 推动佛教在中国及东亚的传播,奠定玄奘“文化使者”的历史地位。
- 成为中外交流的经典文本,被译为多国语言,影响深远。
3. 现实应用:
- 现代版本(如王邦维、董志翘的译注本)推动传统文化的普及。

---

参考资料
《大唐西域记》-纵横中文网
《大唐西域记》-手机当当网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全文-古诗文网
大唐西域记(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18612002278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