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观音玄义记〉:天台宗宝典的教义、思想与影响力》

《观音玄义记》综合解析

一、主要内容
《观音玄义记》是中国天台宗对《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即《观音经》)的注释典籍,核心围绕观音信仰的教义阐释,包含对观音菩萨真身与应身、性恶法门、法界圆融等哲学概念的解析,并指导修行者通过观心实践转化烦恼。

二、主要思想
1. 法界圆融观
强调万物(色心依正)皆具佛性,如“法界圆融者,色心依正以即性故,趣指一法徧摄一切”,主张现象与本质的统一性。
2. 性恶法门
提出“性恶”是天台宗性德理论的核心,认为恶是众生本具之性,通过观心修行可转化为解脱动力。
3. 真应二身论
分析观音菩萨的“真身”(法身)与“应身”(化身)如何救度众生,体现佛法的普遍性与灵活性。

三、主要作者与注释者
- 原著:隋代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智顗)口述,弟子灌顶记录成《观音玄义》。
- 注释者:宋代天台宗高僧知礼(四明尊者)撰《观音玄义记》,系统阐释智者大师思想。

四、重点语句分析
1. “法界圆融者,色心依正以即性故”
此句揭示天台宗“一念三千”的宇宙观,主张物质(色)与精神(心)皆统一于佛性,破除二元对立。
2. “性恶是性德本具,无明烦恼即菩提”
强调修行需直面本性中的恶,通过觉悟将其转化为智慧,体现天台宗“烦恼即菩提”的辩证思想。

五、社会影响力
1. 理论贡献:奠定天台宗性恶论基础,推动中国佛教哲学向“圆融”方向发展。
2. 信仰传播:深化观音菩萨“寻声救苦”的形象,促进观音信仰在东亚的普及。
3. 国际影响:通过和刻本(如日本延宝三年刻本)流传至日本,影响东亚佛教注释传统。

---

参考资料
关于中国天台宗《观音经》的注释
观音玄义记卷第一-识典古籍
观音玄义在佛教里有什么寓意、象征-学佛云
观音玄义内容及目录-识典古籍
观音玄义记-阅藏知津全文原文-识典古籍
《观音玄义记条目 观音义疏记条目》合本-日本延宝3年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18612002278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