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宝藏论》:东晋僧肇著作的思想奥秘与深远影响

由于提供的参考内容中未直接涉及《宝藏论》的详细内容,以下综合历史背景和佛教哲学常识进行回答,并标注可关联的参考资料:

---

一、著作概况与作者
《宝藏论》相传为东晋高僧僧肇(公元384-414年)所著,但学界对其真伪存在争议。僧肇师从鸠摩罗什,是“什门四圣”之一,以般若中观思想为核心,代表作包括《肇论》《维摩诘经注》等。

---

二、主要思想
1. 中观哲学:继承龙树中观学派,主张“缘起性空”,即万物因条件和合而生,无独立自性(如《不真空论》中“诸法假号不真”观点)。
2. 真俗二谛:强调真谛(空性)与俗谛(现象)的统一,反对割裂空有。
3. 般若智慧:提倡超越语言概念的直观智慧(般若无知),契合佛性本质。

---

三、重点语句与分析(注:以下内容基于僧肇思想体系,非直接引自《宝藏论》)
1. “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真如空性为万法存在的依据,现象与空性不二。
2. “即万物之自虚,故物不能累其神明”:体认万物本空,方能解脱执著。

---

四、社会影响力
1. 佛教中国化:推动中观思想与玄学融合,奠定三论宗理论基础。
2. 哲学贡献:深化对“空”“有”关系的辩证理解,影响宋明理学心性论。
3. 后世评价:被尊为汉传佛教史上“解空第一”,《肇论》至今为佛学重要典籍。

---

参考来源:
论僧肇的中观思想
佛教文化 什门四圣是哪四圣

说明:因参考内容中未明确详述《宝藏论》,部分内容结合僧肇整体思想及关联文献推断,建议进一步查阅《肇论》及相关研究以获取更精准信息。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18612002278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