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礼法华经仪式>:佛教修持仪轨的综合剖析与深远影响》

关于《礼法华经仪式》的综合分析

---

一、主要内容
《礼法华经仪式》是佛教修持法华经的仪轨,核心步骤包括:
1. 供养与礼赞:以香、花等供养十方诸佛,唱诵“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妙法莲华经”,体现对佛法僧三宝的虔诚礼敬。
2. 归依与发愿:通过“稽首十方佛”“普使诸权小悉证佛菩提”等偈颂,表达对佛陀教法的归依及超脱生死的誓愿。
3. 礼拜与诵经:逐字礼拜经文,如念诵“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后,逐字拜礼并配合檀香片标记进度,以专注身心。

---

二、核心思想
1. 融合法华经教义:强调“开权显实”,即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普使诸权小悉证佛菩提”),契合《法华经》“会三归一”的核心思想。
2. 实践修行导向:通过仪式积累功德、净化业障,引导信众践行菩萨道精神(如观音菩萨的普门救济)。
3. 三宝一体观:仪式需礼佛、法、僧三宝,体现佛教“以法为核心”的修行体系。

---

三、作者与翻译
1. 原作者与译本:《法华经》原典为释迦牟尼佛所说,汉传通行译本为鸠摩罗什所译《妙法莲华经》。
2. 仪式编撰者:现存《礼法华经仪式》文本应为后世僧人结合传统仪轨与法华经要义整理而成,未明确署名。

---

四、重点语句分析
1. “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
- 象征意义:以香、花供养诸佛,象征将修行功德遍施法界,体现大乘佛教的利他精神。
2. “普使诸权小悉证佛菩提”
- 思想内涵:呼应《法华经》“开权显实”,主张无论根器深浅,皆可究竟成佛。
3.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 实践意义:通过反复称颂经名,强化对法华经的信仰与修持决心。

---

五、社会影响力
1. 信仰实践:成为佛教寺院法会(如元宵节传灯法会)的重要环节,通过集体诵经、传灯等仪式凝聚信众,传承佛法。
2. 文化传承:如香港西方寺迎请手抄《法华经》长卷,结合传统仪式弘扬经典,推动佛教文化传播。
3. 个体修行:为在家居士提供规范仪轨,通过拜经、持咒等方式辅助日常修行,深化信仰。

---

参考资料
礼法华经仪式-佛经经文-藏经阁书库导航
在家礼佛和诵经的要求与仪式解读
元宵节传法华灯,同觉寺乙巳新春祈福系列法会圆满
香港西方寺迎请珍贵长卷经典 开启弘法新篇章
在家居士修行 | 在家礼佛、诵经,有哪些要求和仪式?
用展览解析佛典:台北故宫呈现《法华经》及其美术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18612002278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