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请观音经疏>:聚焦观音慈悲救度,蕴含天台智慧与社会影响》

《请观音经疏》总结

一、主要内容
《请观音经疏》是一部以阐释《请观音经》(全称《请观世音消伏毒害陀罗尼经》)为核心的佛教注疏,聚焦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救度法门,结合天台宗性具思想,探讨众生疾苦根源与解脱之道。其核心内容包括:
1. 理毒与性恶论:提出“理毒”概念,认为众生本性中本具的烦恼(无明爱见)是根本病因。
2. 消灾除病论:强调佛菩萨咒术为外因,需与众生内因(修持心性)结合才能消灾。
3. 实相观与修行:将疾病、苦难归于实相(真理)的显现,主张通过观照实相实现解脱。

---

二、主要思想
1. 性具思想与理毒说
- 天台宗主张“性具善恶”,《请观音经疏》延伸为“理毒”,认为烦恼与佛性同具于法性之理,需通过修行转化。
- 知礼大师在注释中强调“理毒非性恶”,引发山家山外两派争议,深化了对性恶论的理解。

2. 疾病观与因果论
- 疾病表层是身体痛苦,深层根源是“无明爱见”(贪嗔痴等烦恼)。
- 佛菩萨咒术为外缘,众生觉悟心性(内因)才是根本疗愈之道。

3. 咒语与实相修持
- 将持咒与天台止观结合,主张咒语不仅是神秘力量,更是实相真理的载体,需以清净心念诵。

---

三、作者与翻译
- 原经译者:据《佛光大辞典》,《请观音经》由东晋西域僧竺难提翻译,收录于《大正藏》。
- 注疏作者:推测为天台宗智者大师(智顗)所撰,但现存注疏可能经宋代知礼等后人整理阐释。

---

四、重点语句分析
1. “无明爱见为众病之本”
- 强调精神烦恼(无明)是疾病根源,体现天台宗“心为法本”的思想,与《法华经》一脉相承。

2. “理毒依方即由理具,方有事用”
- 知礼注解中区分“理毒”与“事毒”,主张法性之理本具转化烦恼的能力,为修行提供理论依据。

---

五、社会影响力
1. 信仰传播:推动观音信仰普及,敦煌文献显示信众常抄写此经为亲人祈福,融入孝道文化。
2. 思想争议:宋代的“理毒”辩论促进天台宗内部理论分化,影响后世性恶论阐释。
3. 实践影响:咒语与止观结合的方式,成为汉传佛教消灾法会的重要依据,至今用于祈福仪式。

---

参考资料
宽见法师:天台性恶思想与宁玛大圆满之比较
于洋洋:天台智者性具视角下的疾病观与除病论探析
敦煌《观音经》题记中的孝道思想
佛光大辞典:请观音经
观音经的功效和作用
知礼:释《请观音疏》中消伏三用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18612002278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