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参考信息,以下是关于《受用三水要行法》的总结与分析:
---
一、著作概览
- 作者/翻译:唐代三藏法师义净撰述。义净是著名佛教译经家,曾赴印度求法,其著作多与佛教戒律相关。
- 核心内容:系统阐述佛教修行中关于水的使用规范,将水分为三类——时水、非时水、触用水,并规定其使用场景与戒律要求。
---
二、主要思想
1. 戒律与护生:
强调水的使用需严格遵守戒律,尤其注重避免伤害水中生物。例如,要求“沙弥俗人,自手滤漉观知无虫”,体现佛教“不杀生”的核心教义。
2. 日常修行的严谨性:
通过细分水的类别(如时水为日常饮用,非时水为特定时段使用,触用水为清洁用途),规范僧侣生活细节,体现修行中对身心清净的追求。
---
三、重点语句摘录与分析
1. “沙彌俗人,自手濾漉觀知無蟲”
- 分析:此句强调使用水前需亲手过滤、观察水中是否有虫,反映佛教对生命平等与慈悲护生的重视。
2. “三水者,一時水,二非時水,三觸用水”
- 分析:分类明确水的用途,体现佛教戒律的细致性,旨在通过日常行为约束提升修行者的觉知与自律。
---
四、社会影响力
- 佛教戒律的实践指南:该著作被收录于佛教藏经(如《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提及),成为研究唐代佛教律学的重要文献。
- 文化传承意义:义净的著作对汉传佛教仪轨的形成有深远影响,其关于净水瓶等器具的规范(如触用水的定义)至今仍被部分佛教团体沿用。
---
参考资料
受用三水要行法 - 佛教大藏經
受用三水要行法 -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净瓶-学佛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