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肇论新疏〉:元代高僧文才的佛学注疏精髓与社会影响》

一、著作概览  
《肇论新疏》是元代高僧文才(号“海印开法大师”)对东晋僧肇《肇论》的注疏著作,共三卷。该书以华严宗思想为基础,融合唐代云庵达禅师、光瑶法师及宋代净源法师的注解,对《肇论》中佛学理论进行了系统阐释和拓展。

---

二、主要内容与核心思想  
1. 思想内核  
  - 以华严宗“圆融无碍”思想为核心,强调佛性本具、真俗不二,结合中观学派“缘起性空”理论,阐释“不真空”“物不迁”等命题。  
  - 回应佛道思想差异,指出《肇论》“文似老书,义意实殊”,强调佛教空观与道家虚无的本质区别。  

2. 修行观  
  提出“结习不可顿尽,无为不可顿见”,主张渐修与顿悟结合,注重修行次第。  

---

三、重点语句分析  
1. “文似老书,义意实殊”  
  文才通过此句澄清《肇论》常被误解为道家思想的观点,强调佛教空性并非虚无,而是缘起性空的辩证观。  

2. “结习不可顿尽,无为不可顿见”  
  强调修行需循序渐进,破除烦恼习气需长期实践,体现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的实践哲学。  

---

四、作者与版本信息  
- 作者:元代文才(1241-1302),华严宗高僧,曾任五台山万圣祐国寺住持,其注疏融合华严教义与禅宗实践。  
- 版本:现代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肇论新疏(佛哲学类)》等整理本,但原文无明确现代译者,属古籍注疏类著作。  

---

五、社会影响力  
1. 学术价值  
  - 作为《肇论》的重要注疏之一,成为研究汉传佛教思想史的关键文献,尤其对华严宗与中观学派的融合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2. 争议与讨论  
  - 近代学者对《肇论》部分篇章(如《宗本义》《涅槃无名论》)的真伪存疑,文才的注解为辨析这些争议提供了传统视角。  
3. 文化影响  
  推动佛教与中国本土思想的对话,尤其在佛道思想辨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

肇论新疏--.txt

参考资料  

肇论_历史知识:肇论百科介绍  
僧肇思想辩证-学佛云  
肇论新疏卷第十-识典古籍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18612002278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