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白居易的生平与时代

在盛世与困顿之间:解码白居易的入世诗心与精神突围

一、千年诗魔的立体肖像:这本书为何值得一读?
《白居易的生平与时代》以历史学家特有的冷静笔触,将诗人置于中唐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动荡政局中,揭示其诗歌背后隐藏的政治理想与生存智慧。作者通过大量新出土墓志与敦煌文献,重构了白居易家族从胡商到士族的身份转型密码[7],这种跨阶层的生命体验,恰是理解其"文章合为时而著"创作理念的关键锁钥。

二、内容架构:穿越时空的文学考古
1. 寒门贵子的逆袭之路
书中详述白氏家族七代迁徙史,其祖父白锽任河南巩县令时"夜理文书,昼决讼事"的勤政作风,为白居易注入务实基因[3]。少年诗人"口舌成疮,手肘成胝"的苦读场景,在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生存压力下更显震撼。

2. 新乐府运动的双面刃
作者以《卖炭翁》创作过程为例,还原了元和四年(809)长安炭价波动背后的经济政策失误。当谏官身份与诗人良知激烈碰撞,那些"惟歌生民病"的诗篇既是道德担当,也成为政治生涯的暗礁[7]。

3. 园林中的精神自赎
书中专章解析履道里宅院的营造艺术,通过《池上篇》记载的"天竺石十、太湖石五",揭示诗人如何在方寸天地中构建儒释道三元精神空间。这种"大隐住朝市"的生存智慧,恰是士大夫阶层集体困境的个体突围[2]。

三、金句撷英:穿透时空的生命哲思
-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道尽中唐盛世表象下的脆弱本质
-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知识分子的精神原乡探寻
-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乱世中的生命觉醒[4]

四、阅读启示:在焦虑时代重遇白居易
当我们在数字洪流中迷失时,白居易提供的不是隐逸药方,而是"中隐"智慧:既保持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又在世俗生活中培育审美超越。书中特别指出,其晚年《不能忘情吟》中与家妓樊素的离别场景,恰是诗人将私人情感升华为普遍人性关照的绝佳案例[6]。

五、延伸阅读地图
1. 《白居易评传》(豆瓣评分8.9)——思想流变的全息图谱[7]
2. 《白居易集》(张一南校注版)——诗词编年体解读范本[6]
3. 《诗人的七座花园》——建筑空间与诗歌意象的互文研究[2]

[2] 白居易传:诗人的七座花园
[3] 酒狂引诗魔,悲吟到日西:白居易传
[4] 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诗传
[6] 白居易集
[7] 白居易评传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18612002278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