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胡遂教授〈佛教与晚唐诗〉:打通文史与宗教,三重认知跃升触摸文化内核!

今天来聊聊胡遂教授的《佛教与晚唐诗》,这可是一部打通文学史与宗教史的跨界之作,被誉为“唐诗研究的破壁之作”。2023年全新修订的裸脊锁线本,在初版基础上,通过增加近年考古发现与敦煌文献,把晚唐诗人和佛教的关系梳理得更清楚。

书的核心思想是揭示佛教思想怎样成为诗人对抗现实困境的武器,以及如何重构他们的审美范式。在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佛教的“空观”“无常观”变成诗人们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禅宗公案用于解构功名,净土信仰抚慰心灵创伤,寺院成了精神避难所。

书的内容丰富,包括七个方面。讲了会昌灭佛与甘露之变让士人信仰危机和价值重构;诗僧怎样重塑诗歌创作范式;李商隐、杜牧诗词里的禅宗思维;白居易、韦庄作品中的净土信仰;佛寺作为诗歌意象的象征;诗律和戒律的联系;以及晚唐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书里还提到很多经典名句蕴含佛理,像李商隐“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体现《法华经》观点,杜牧“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有天台宗时空观等。

学界对这本书评价很高,葛晓音教授说它让我们看到晚唐诗更深层的哲学维度,星云大师认为它为理解儒释道交融提供了珍贵标本。

读这本书,我们能获得三重认知跃升,在历史、美学、生命维度都有收获。而且修订本增设了“敦煌遗诗中的佛教意象”专章,附录新增《晚唐诗僧年表》,平衡了学术考证和文学赏析。

总之,这部著作不仅为古典文学研究开辟新范式,还让我们触摸到中国文化最深邃的精神内核,就像胡遂教授说的,晚唐诗本质是一场持续百年的精神禅修。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18612002278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