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重读日本禅学经典<禅的正门>:跨越时代的智慧启示与未来思考

今天给大家介绍日本禅学宗师山田耕云在1980年推出的《禅的正门》。这本书以「去宗教化」的现代语言重构禅宗精髓,日文原版引发「禅学热」,英译本在欧美掀起东方哲学研究浪潮。中文版基于英译本,译者参照日文原版校准术语,兼顾原作深度与跨文化传播普适性。豆瓣7.9分,它以「三破三立」受青睐,破除宗教仪轨、东西方思维、古今语境的障碍,建立生活禅修体系、心灵觉知坐标和现代生存智慧。

山田耕云提出「三昧流水论」,包括在日常中体悟禅机的「刹那永恒」、把焦虑转化为觉知的「烦恼菩提」、破除「修行」与「生活」二元对立的「无门之门」。这本书内容架构清晰,上篇破执,解构传统迷思;中篇见性,建立日常修行体系;下篇妙用,关注现代生活禅应用。像第四章「手机里的木鱼」就有很精妙的阐述。

从西方哲学视角看,它融合海德格尔思想与禅宗「当下观」;还引用当时脑科学研究,开创「神经禅学」。书中经典名句很多,比如「参禅不是点亮心灯,而是发现本就璀璨的星空」等。

不同人群读这本书收获不同。哲学系学者可关注对铃木大拙比较禅学体系的发展及京都学派理论的实践转化;文艺创作者能品叙事节奏和禅意隐喻的现代转译。

在人工智能时代重读,它提出的「技术时代的灵性存续」命题很有启示,涉及注意力经济与观照经济、算法推送与机缘具足、虚拟身份与本来面目等对比。读者能在书中找到认知升维、方法论库、文化理解和自我诊断等多方面收获。

最后提个值得延伸思考的问题,当ChatGPT都能参禅对话,人类如何守护「不可被算法化的觉性」?山田耕云末章的探讨或许会成为未来十年禅学研究热点。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18612002278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