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圆觉经》,它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是大乘佛教的核心经典之一。这部经以“妙有”思想为特色,认为一切众生都有圆觉妙心,也就是清净无染的佛性。不过,因为无明妄念、情欲执著的遮蔽,众生陷入六道轮回。“圆觉”就是圆满觉悟,修行就是通过“离幻”回归清净本性。和《金刚经》的“空性”思想不同,它更注重“妙有”的实践,提倡“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的顿悟法门,还倡导“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度尽众生誓不成佛”的菩萨道精神。
《圆觉经》以佛陀和十二位菩萨问答展开,有十二章。文殊章说圆觉法门是众生觉悟的根本路径;普贤章讲要远离幻境建立圆觉心;普眼章强调正念修习回归清净觉性;金刚藏章破除虚浮妄想;弥勒章说要断除爱欲与事理二障;清净慧章提出要随顺觉性;威德自在章讲修习三法门证圆觉境界;辩音章详解25种清净定轮;净诸业障章破除四相远离业障;普觉章辨别邪师与正法;圆觉章总摄圆觉法门;贤善首章宣说护持经典的功德。
经里有四句偈语很有名,“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就是说识破虚幻当下解脱,觉悟无需次第;“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是指明白世间虚妄就不受轮回;“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意思是不刻意压制妄念,保持觉照。
读《圆觉经》能破除二元对立,回归生命本真,让我们以超然视角看人生;它的顿悟法门为现代人提供不依赖繁琐仪轨的修行捷径;菩萨精神还激励我们自利利他,用慈悲心对待世界。唐代宗密禅师称它“统摄全体佛教”,是“经中之王”,近代南怀瑾也多次推荐,说它是禅修者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