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今天咱来聊聊北宋禅僧契嵩是怎么用一部“佛教家谱”改写中国思想史的。美国汉学家Jason Protass在《祖师的权力:契嵩与中国佛教谱系建构》里,精准剖析了契嵩通过“谱系工程”把禅宗推到中华文明核心地带。
在景德年间的汴京城,儒臣用“华夷之辨”围攻佛教,契嵩带着《传法正宗记》走进风暴中心,这看似是“佛教家谱”,实则是重构文明史的密码本。它有三个核心思想,一是“谱系即权力”,把禅宗法脉追溯到佛陀,建立“二十八祖东土传法”体系;二是“儒释同构论”,《孝论》证明佛教契合儒家纲常;三是“文本考古学”,校勘《坛经》确立禅宗文本正统。
全书分五幕展开契嵩的思想突围。第一章讲北宋初佛教面临排佛运动、内部派系倾轧、禅教之争三大危机,但僧尼数量还激增了;第二章说契嵩独创“双线谱系法”,把菩提达摩放到法脉核心;第三章提到《辅教编》用“孝”重构佛教伦理,契嵩还针对性改写韩愈文本;第四章是《坛经》校勘工程,重塑了不少关键段落;第五章讲元丰年间《传法正宗记》被纳入大藏经,朱熹还隐秘借鉴了相关方法论。
书里重现的经典论战片段很震撼,哈佛和普林斯顿的学者也给出高度评价。读这本书能让我们收获思想史方法论、跨文化传播范式、文本政治学、危机公关案例等知识。豆瓣网友说契嵩就像北宋的算法工程师。
把目光拉到当代,契嵩的谱系工程告诉我们,文明传统是“被发明的传统”不断叠加形成的。这部获2022年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的著作提醒我们,历史叙述背后有精妙思想设计,契嵩的故事是文化领导权争夺的永恒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