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观音玄义》的总结,综合参考内容整理如下:
---
一、著作概况与作者
1. 主要作者
- 由隋代天台宗高僧智者大师(智顗)口述,弟子灌顶记录整理而成。
- 版本收录于《乾隆版大藏经》,属天台宗重要文献。
---
二、主要内容与核心思想
1. 阐释对象
- 以《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为根本,系统解析观音信仰的玄妙义理,重点探讨“观世音普门”的圆通妙用。
2. 结构框架
- 采用天台宗“五重玄义”分科法(释名、出体、明宗、辨用、教相),分设通释与别释两大部分,逐层剖析经文深意。
- 提出“六种结境”理论:十法界、四谛境、三谛境、二谛境、一实谛境、无谛境,构建观智法门的修学次第。
3. 核心思想
- 观音救难思想:强调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能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以三十三应化身广度众生。
- 圆教观智:通过观照法界因缘,破除无明烦恼,实证“无谛境”的究竟空性。
---
三、重点语句摘录与分析
1. “玄义者,能释之义门也。玄者,幽微难见之称。”
- 分析:定义“玄义”为深奥难解的义理门径,体现天台宗“教观双美”的特点,即教理与实修并重。
2.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 分析:概括观音菩萨的普门慈悲精神,强调其“无刹不现身”的救度愿力,成为后世观音信仰的核心表述。
---
四、社会影响力
1. 宗教地位
- 是天台宗“法华三大部”外的重要释经文献,奠定观音法门的理论基础。
- 被收入官刻藏经(《乾隆藏》),成为汉传佛教经典体系的一部分。
2. 文化影响
- 推动观音信仰的普及,尤其在民间形成“有求必应”的观音崇拜传统。
- 其“六境观智”理论对宋明佛教哲学(如华严宗、禅宗)产生间接影响。
---
参考资料
观音玄义内容及目录-识典古籍
观音玄义记卷第一-识典古籍
观音玄义_智顗_在线阅读-贤学网
《普门品》的“普门”是什么意思
1726观音玄义(2卷)_全集免费在线阅读收听下载 - 喜马拉雅
观音玄义卷下-识典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