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内容
《维摩诘所说经》(简称《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经典,以维摩诘居士称病为缘起,通过与文殊师利等佛弟子的对话,阐释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全经围绕“不可思议解脱”展开,强调在家修行与出世精神的统一,批判小乘佛教的片面性,倡导“不二法门”等核心教义。
---
二、主要思想
1. “不二法门”:超越二元对立,主张一切法门本质无差别。例如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的对立皆可消融于空性智慧中。
2. 居士佛教与菩萨行:维摩诘作为在家居士,示现病相却通达佛法,表明解脱不依赖出家形式,而在于心性修养与实践智慧。
3. 批判偏执与方便教化:批判小乘弟子执着于戒律与苦行,主张以“方便力”适应众生根器,灵活度化。
4. 众生病的根源:以“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揭示人生本质为苦,需通过佛法智慧解脱。
---
三、主要作者与翻译
1. 原典作者:古印度大乘佛教时期形成,具体作者不详,托名维摩诘居士所述。
2. 汉译版本:后秦鸠摩罗什的译本流传最广,文辞优美,影响深远。唐代玄奘亦有译本,但通行度不及前者。
---
四、重点语句分析
1. “心净则佛土净”
- 出处:《佛国品》
- 含义:强调修行者的心性清净是成就佛道的关键,外在环境(佛土)的庄严取决于内心境界。
- 影响:成为人间佛教理论的重要依据,主张修行与世俗生活融合。
2. “众生病则我病”
- 出处:《文殊师利问疾品》
- 含义:维摩诘以大悲心示现病相,象征菩萨愿与众生同苦共难,体现大乘佛教的利他精神。
3. “不二法门”
- 出处:《入不二法门品》
- 含义:通过文殊与维摩诘的问答,最终以“默然无言”揭示真理超越语言对立,直指空性。
---
五、社会影响力
1. 对佛教宗派的影响:
- 与《楞伽经》《圆觉经》并称“禅门三经”,推动中国禅宗“即心即佛”思想的形成。
- 成为居士佛教的理论典范,鼓励在家修行与世俗实践结合。
2. 文化与艺术影响:
- 唐代诗人王维因崇敬此经,取字“摩诘”;历代文人多引用其思想表达超脱境界。
- 敦煌壁画、唐卡等艺术形式常以维摩诘辩法场景为题材(如摘要1提到的财宝天王唐卡)。
3. 哲学与思想价值:
- “不二法门”对宋明理学“体用不二”等观念有间接启发;其批判精神亦影响后世对宗教形式主义的反思。
---
参考资料
《维摩诘经》讲了什么-手机网易网
维摩诘经 - 可可诗词网
维摩诘所说经(无注释版)-掌阅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