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众经目录七卷》:佛教经典目录的价值与影响

由于提供的参考内容中关于《众经目录七卷》的直接信息有限,且相关摘要权威性较低,以下回答基于现有资料整合,部分内容需结合佛经目录学常识进行推测:

---

一、主要内容与核心思想  
《众经目录七卷》为佛教经典文献的综合性目录著作,主要功能是对汉译佛经进行系统整理和分类。根据参考内容推测:  
1. 目录结构:可能包含经、论、律三藏的细分,如「撰集录」「异译录」「伪经录」等类别,用于区分不同来源、译本及真伪的佛典(参考摘要2、4、6、7)。  
2. 核心思想:  
  - 正本清源:强调鉴别佛经真伪(如「伪妄」类目),避免混淆原始教义与后世附会。  
  - 系统整理:通过分类与注解,帮助修行者高效选择经典,如对同本异译经典的对比说明(参考摘要6)。  

---

二、作者与译者  
1. 编撰者:可能由多位佛教学者合作完成,参考摘要7提及「李瓒」参与「佛灭度后撰集录七」,推测其为编者之一。  
2. 译者:部分经论涉及译者的标注,如南朝陈代僧人真谛(如《摄大乘释论》),但具体是否属于第七卷内容尚不明确。  

---

三、重点语句与思想分析  
由于参考内容未提供原文摘录,结合目录学特征推测:  
- 伪经鉴别:如「文理复杂直,伪未分,事湏更详,且附疑录」,体现严谨的文献考据态度。  
- 分类逻辑:如「众论异译二,合八部五十二卷」,反映对译本差异的关注,强调版本学价值。  

---

四、社会影响力  
1. 佛经传播:作为早期目录学著作,为后世大藏经编纂提供分类框架(如经、律、论三藏结构)。  
2. 学术研究:其伪经鉴别方法对佛教文献学影响深远,成为考据佛经真伪的重要参考。  

---

众经目录---7卷.txt

参考资料说明  
众经疑惑五-众经目录全文原文-识典古籍  
众论异译二-众经目录全文原文-识典古籍  
佛灭度后撰集录七-众经目录全文原文-识典古籍  

注:因参考资料权威性不足且内容零散,部分结论需结合佛经目录学常识推测,建议查阅原典或权威研究文献以验证细节。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18612002278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