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Russian Literature: Three Studies

    **核心思想**:《俄罗斯文学汉译三论》以文化翻译学为理论基础,系统解构20世纪中国对俄文学接受史,提出意识形态滤镜论、语言转译的创造性叛逆、接受美学的时空错位三个核心命题。**名言**:1. “翻译家是戴着三重镣铐的舞者——源语言的筋骨、目标语的肉身、时代的魂魄

  • 内证观察笔记: 真图本中医解剖学纲目

    《内证观察笔记:真图本中医解剖学纲目》自2009年问世,掀起“内证革命”。它以道教文化为底色,构建“天人合一”解剖学体系,提出人体是宇宙能量接收器与转化器,打破西医解剖学物质局限。核心思想是构建四维中医解剖学,包括精气神三维解剖模型和宇宙能量交互系统。内

  • The Power of Patriarchs: Qisong and Lineage in Chinese Buddhism

    核心思想:北宋禅僧契嵩通过《传法正宗记》等著作构建禅宗二十八祖传承谱系,是争夺宗教正统性的战略布局,消解了天台宗等对禅宗“教外别传”合法性的质疑。名言:1. “释迦虽去世,摩诃迦叶犹以正法付阿难,展转相付,此其所以为教也。”——《传法正宗记》2. “儒佛者

  • The Best Military Science Fiction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Best Military Science Fiction of the 20th Century》是军事科幻的集大成者,构建了科技伦理辩证、战争形态进化、人性试炼的叙事宇宙。内容涵盖不同时期,有二战飞行员穿越作战、认知战等多样故事。名言1:“最好的护盾是让敌人找不到开火坐标”——《虚空矩阵》

  • 犹太教

    《犹太教》作为中国犹太教学科第一部硕士研究生教材,填补了华语世界系统研究犹太教的学术空白。其核心思想围绕一神信仰和经典诠释展开,“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体现契约神学、律法主义和弥赛亚期盼;“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反映饮食律法的生

  • The Russo-Japanese War in Global Perspective: World War Zero

    《The Russo-Japanese War in Global Perspective: World War Zero》将1904 - 1905年的日俄战争置于现代世界体系形成的轴心位置,认为它是重构20世纪国际秩序的原点事件。作者从跨大西洋外交档案、东亚地缘博弈、军事技术传播三重视角揭示战争影响。内容通过国际体系裂变

  • The Russo-Japanese War in Global Perspective

    《The Russo-Japanese War in Global Perspective》将日俄战争置于全球化浪潮解读,是“20世纪总体战的预演”,颠覆“欧洲中心论”。全书如五幕剧,含序幕、鏖战等内容,展现地缘博弈、军事革命、战争影响等。名言1:“在对马海峡的硝烟中,旧世界的傲慢与新世界的野心完

  • 瑜伽心理学: 荣格1932年的讲座记录

    核心思想:《瑜伽心理学:荣格1932年的讲座记录》以对话形式呈现荣格对印度瑜伽哲学的深度心理学解读,联结瑜伽与西方人格发展理论揭示心灵规律,警示文化差异下盲目模仿的风险,主张扎根本土文化批判性吸收外来思想。名言1:“脉轮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存在,而是心灵能量

  • 科学与近代世界

    《科学与近代世界》由怀特海所著,从多方面揭示近代科学崛起的逻辑,带来思维革命。其核心思想是近代科学发展源于“思想铁三角”,思维范式从经院哲学转向实证主义,强调数学哲学化。内容架构上从五维透视科学文明史。书中名言有“数学是思想的显微镜,实验是真理的炼金

  • 观念的冒险: 修订版

    《观念的冒险(修订版)》由怀特海所著,核心思想为观念演化史是文明进化密码,提出“观念之史便是错误之史”,书中有观念冒险性与文明辩证性两条思想脉络。该书从社会学、宇宙论、哲学、文明四个维度透视人类精神图谱。名言1:“每个重大真理在被普遍接受前,都要先被嘲

  • 庄子诠诂: 安徽古籍丛书(第十三辑)

    《庄子诠诂》由胡远濬撰著、吴光龙点校,是被低估的国学经典。胡远濬以清代朴学方法融合近代哲学视角,对《庄子》文本进行了系统性考辨。其核心思想在于构建「文字训诂→义理阐发」双轨解读模型,将“齐物论”解构为三层认知革命。内容分三编九卷,还修正多处讹误。书中

  • 信仰与观看: 哥特式大教堂艺术

    《信仰与观看:哥特式大教堂艺术》以颠覆性视角重构哥特式艺术认知体系。作者揭示哥特式建筑技术突破是中世纪神学思想的物化,如尖形拱券暗示从尘世向天国攀升。大教堂空间本身也是神学教义的传声筒,像拉丁十字平面带来“基督受难”仪式体验。书中还剖析彩色玻璃的救赎

  • 哥特式图像: 13世纪的法兰西宗教艺术

    《哥特式图像:13世纪的法兰西宗教艺术》是法国艺术史学家埃米尔·马勒的经典著作,被誉为“中世纪图像学研究的奠基之作”。核心思想为“中世纪的艺术家是神学家的合作者”,从图像即神学、象征体系语法规则、艺术与时代共振三方面构建理论。全书分八章揭示宗教艺术生成

  • 五四邉优c中國宗教的調適與發展

    《五四運動與中國宗教的調適與發展》系统构建1915 - 1925年间中国宗教生态全景图谱,解构“全盘反传统”印象。书中各篇章展现不同宗教在五四期间的突围,如佛教从山林到街市、道教神秘主义科学包装等。其核心思想有双重祛魅理论、信仰弹性学说、文明对话范式。名言提炼为

  • 雪中足迹: 圣严法师自传

    《雪中足迹》以圣严法师 77 年人生轨迹为线索,展现其将禅宗智慧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历程,有三个核心思想:人间佛教实践、禅法现代化和跨文化对话。书中讲述其从江淮佛缘、海峡漂泊到佛学革新、全球弘法的四重足迹修行史。书中有诸多智慧箴言,如“生命是美好的,应该珍

  • 群魔: 世界名著名译文库·陀思妥耶夫斯基集03

    《群魔》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具争议的作品,是19世纪俄国社会精神解剖图。小说通过三组典型人物构建善恶交织世界,揭示启蒙理想与暴力革命的悖论。书中,理想主义者空谈,革命者用虚无主义解构道德,凝望深渊者拷问灵魂。名言提炼:“当上帝不存在时,一切都被允许”;“

  • 人类简史: 从动物到上帝

    《人类简史》以三大革命框架解构人类崛起密码,内容架构分四幕史诗展现人类发展历程。核心思想为:认知革命使智人凭“虚构共识”能力大规模灵活合作,灭绝他人种;农业革命是骗局,人类用自由换物种繁衍;科学 - 资本双螺旋带来发展也埋下生态隐患。名言:“农业革命是史

  • Practices of the Sentimental Imagination: Melodrama, the Novel, and the Social Imaginary in Nineteenth-Century Japan

    总结:《Practices of the Sentimental Imagination》揭示19世纪日本社会转型在通俗小说泪水中完成,“感伤主义”从文学修辞演变为社会动员工具,弥合封建伦理与现代价值观断裂。该书采用五幕剧式架构,展现不同阶段文学情感的转变。书中名言“当大阪商人的女儿为虚构角

  • Gender and National Literature: Heian Texts in the Constructions of Japanese Modernity (Asia-Pacific: Culture, Politics, and Soc

    核心思想:Tomiko Yoda 的《Gender and National Literature: Heian Texts in the Constructions of Japanese Modernity》揭示平安文学“女性特质”标签是现代性装置,女性声音被利用又禁锢于男性主导民族框架,指出日本文学研究受“男性化国家主体”范式影响,暴露近代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18612002278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