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原始佛教思想论

    《原始佛教思想论》通过学术考证还原佛陀创教初期核心思想。核心思想有四圣谛与八正道、缘起性空辩证法、无我观的革命性、中道实践哲学。内容分思想源流考辨、哲学体系重建、文明传播密码三部分。名言提炼:1.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原意是一切流转现象皆无

  • 印度六派哲学

    **总结**:《印度六派哲学》以《吠陀》经典为根基,围绕宇宙本质等展开体系化探索,涵盖前弥曼差、吠檀多等六派。全书以三维视角构建认知框架,再现古代学者思想论战。书中精选哲学金句,如“大梵即真,世界即幻;独存无二,是谓解脱”“现见有三:直知、推知、圣言量”

  • 中印佛教思想史:般若思想史

    总结:《中印佛教思想史:般若思想史》以双重视角探索哲学,梳理印度中观与唯识学派辩证关系及思想传播轨迹。内容架构含印度源流考、中国接受史、高僧群像谱及中观、唯识学派理论探讨。书中有诸多经典洞见,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该书具多维价

  • 阿毘達磨論之研究

    《阿毘達磨論之研究》由日本阿毘達磨佛教研究奠基人木村泰贤1937年完成,如今迎来首个中文全译本。本书以文献学实证方法重构复杂佛教理论体系,是“打开部派佛教思想宝库的金钥匙”。书中,木村泰贤提出“三阶分析法”,构建“双轨校勘体系”,推动了阿毘達磨研究。书中

  • 国家神道与日本人

    《国家神道与日本人》由岛薗进教授所著,揭示近代日本信仰密码。国家神道是明治政府打造的“政治宗教”,通过神话历史化将天皇塑为“现人神”,构建信仰控制网络,为侵略战争提供伦理支持。从明治维新到战后,国家神道历经四重进化,盟军占领期虽形式废除,但信仰惯性仍

  • 东正教圣像史

    《东正教圣像史》是中国首部系统研究东正教圣像的专著。作者以“图像神学”视角,将圣像定义为“可见的祷告”“色彩化的教义”,揭示其用视觉语言构建的神学体系。内容涵盖圣像源流、符号体系、地域演进及现代困境等。书中有震撼灵魂的圣像箴言,如“圣像画师不是创造者

  • 沙丘

    《沙丘》是弗兰克·赫伯特借科幻探讨人类文明本质的史诗。核心思想有:反英雄主义,“当心那些所谓的英雄”;生态哲学,体现人与自然共生;权力寓言,借香料争夺映射现实。故事设定在公元10191年的封建星际帝国,厄拉科斯是唯一香料产地,亚崔迪家族接管此地后家破人亡,

  • 東亞佛教史

    **总结**:《东亚佛教史》以七期四十章呈现佛教在东亚2550年的传播历程,从印度到中、日、韩、越等国,突破传统采用“文明层积学”书写。其核心思想是揭示“本觉思想”演化逻辑,提出“本觉三棱镜”理论。书中解析求法僧旅行日志,揭示文明传播规律,收录实证资料展现传

  • 中国古代哲学(上下): 中国古代哲学

    名言提炼1.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此句体现中国古代哲学在抽象原理与具体实践间保持动态平衡。2.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是中国哲学“整体性思维”典型表达,影响后世生态哲学发展。 核心思想《中国古

  • 中国汉传佛教建筑史: 佛寺的建造、分布与寺院格局、建筑类型及其变迁

    《中国汉传佛教建筑史》以“佛教本土化”为主线,梳理东汉至明清佛教建筑演变轨迹。核心思想围绕文化交融、社会变迁、营造技艺传承三个维度。内容架构从时空经纬展现不同时期佛寺布局特点,从营造法式解析八大建筑密码。名言提炼:1. “佛寺即曼陀罗”,五台山佛光寺东大

  • 中國佛教通史(第一卷)新版

    核心思想《中國佛教通史(第一卷)新版》以跨文化视角,融合日本佛学研究考据与中国佛教史本土脉络,梳理从白马驮经到南北分宗的佛教发展历程,揭示佛教传播规律,具有多维价值,还带来现代启示。 名言提炼1. “白马寺的晨钟,敲响的是文明对话的序章而非终曲”,强调东汉

  • 轴心时代: 人类伟大思想传统的开端

    《轴心时代:人类伟大思想传统的开端》以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理论为基础,揭示公元前800至前200年间的思想爆破现象。书中对比四大文明区,展现古代智者构建人类精神框架:中国孔子与老子思想互补,印度建立解脱哲学,希腊奠定西方思维范式,中东开创伦理一神教。全书

  • 中国历史上的白莲教

    **核心思想**:田海《中国历史上的白莲教》以跨学科视角重构被遮蔽的民间宗教史,提出祛魅“异端”标签、社会网络动力学、政治抗争仪式化三大论点。**名言1**:“庵堂非庵堂,乃众生道场;香会非香会,实性命相连。”揭示宗教社区演变为社会资本网络。**名言2**:“劫运

  • 讲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

    《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由牛津大学田海教授所著,以“谣言”为线索,揭示巫术信仰与替罪机制是古代社会权力博弈的隐形工具。核心命题有二:巫术是乡土社会秩序重构者,替罪羊机制是帝国统治术。内容从六重维度透视历史,包括巫术诞生、乡土谣言、官民博弈等

  • 中国宗教文学史

    《探秘中国宗教文学三千年: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解析《中国宗教文学史》。核心思想为宗教与文学共生共融,宗教实践催生文学经典、文体功能决定诗学体系。内容按上古至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宋元、明清近代四个阶段,透视三千年宗教文学文脉。名言1:“青青翠竹,

  • 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

    核心思想《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以“双向批判”为方法论,超越文化霸权,寻找跨文化对话的平等性,强调“去殖民化”的美学反思,认为中西文化认知体系互补。 名言提炼1. “当杜尚的小便池成为西方当代艺术圣杯时,中国文人画‘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传统正在博物馆里沉默

  • Austria, Hungary, and the Habsburgs: Central Europe c. 1683-1867

    《Austria, Hungary, and the Habsburgs: Central Europe c. 1683 - 1867》通过政治、宗教、文化三重维度,揭示哈布斯堡王朝这个多民族帝国的兴衰密码。作者提出“妥协共生”理论,认为帝国生命力在于包容地方特权,但该平衡在1848年革命中受挑战。书中介绍了两百年帝国

  • Technologies of Enchantment? Exploring Celtic Art, 400 BC - AD 100

    《Technologies of Enchantment?》解码公元前400年至公元100年间凯尔特艺术深层密码。核心思想为:那些被视为「蛮族艺术」的图案是精密技术成果,目的是实现集体意识的精神附魔,通过金属锻造等工艺传承部族记忆、构建神圣空间。经典名句:「当罗马人在建造直线道路时,

  • Caesar's Druids

    《Caesar\'s Druids》挑战对凯撒《高卢战记》中德鲁伊形象的单一化解读。核心在于解构凯撒笔下的德鲁伊叙事,提出德鲁伊并非统一宗教集团等颠覆性观点。内容从史料批判、考古实证等五维透视知识权力交锋。书中名言如“凯撒的羽毛笔比军团更早征服了高卢,他让德鲁伊在羊

  • Borderland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A History of East Central Europe

    总结本文基于书名和东中欧历史研究的普遍学术视角,对《Borderland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A History of East Central Europe》进行阐述。核心思想强调边缘地带的文明张力,挑战传统“西方文明史”单一视角,突出流动性认同、混杂性文明和地缘宿命论。内容架构按历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18612002278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