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杯中日月: 酒与大元王朝的社会生活

一樽窥万象:元代酒香里的权力、诗性与人间烟火
引:琥珀光中的历史倒影
当蒙古铁骑踏出的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马背民族携带的革囊盛装的不仅是马奶酒的醇烈,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密码。《杯中日月:酒与大元王朝的社会生活》以独特的液态史观,将读者引入一场跨越七百年的舌尖之旅——在这里,酒液不仅是宴席上的琼浆,更是解码元代政治博弈、民族融合与社会变革的密钥。作者杨印民博士以史学家的严谨与文学家的灵思,在杯盏交错间重现了一个被酒香浸润的鲜活王朝。

---

一、酿史为酒:学者笔下的液态文明史
1.1 学术底色与创作缘起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杨印民深耕蒙元社会史领域二十余载。本书脱胎于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元代酒业经济与社会生活研究》,却突破了传统经济史研究的框架,转而以人类学视角解剖酒文化肌理。书中大量征引《元典章》《饮膳正要》等珍稀文献,结合黑城出土文书、元代壁画及瓷器纹样,构建起立体化的历史叙事。

1.2 核心命题:杯中乾坤的三重镜像
- 政治镜像:酒税政策如何成为中央与地方博弈的筹码?禁酒令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粮食安全焦虑?
- 文化镜像:多元民族酒俗如何从碰撞走向共生?波斯风格的“来通杯”与中原酒器产生何种美学对话?
- 社会镜像:大都酒肆中的“赶趁人”(流动艺人)怎样催化市井文化的繁荣?僧人饮“般若汤”现象折射出怎样的宗教世俗化进程?

---

二、酒香经纬:全书内容精要
2.1 四大酒系:草原与农耕文明的液态对话
书中开篇即以酿酒工艺为解剖刀,揭示元代特有的酒类版图:
1. 马奶酒:作为“国饮”的仪式性饮品,其发酵过程中“银瓮悬垂三日”的秘技,实为蒙古贵族彰显正统性的政治符号;
2. 葡萄酒:山西太原“日夜熬波”的蒸馏技术革新,使中原葡萄酒摆脱甜腻口感,竟引发西域酒商的技术恐慌;
3. 粮食酒:河北真定酒坊采用“双轮发酵法”提升出酒率,却因消耗军粮遭至元二十三年禁酿令的精准打击;
4. 配制酒:蔷薇露酒配方中“龙脑二钱、麝香半钱”的精确配比,见证中医药理与波斯香药学的奇妙融合。

2.2 酒政浮沉:权力博弈的经济学样本
- 榷酒制度:至元十六年推行的“扑买制”,允许商人承包地方酒税,此政策虽缓解财政压力,却导致“杭州酒课十倍于宋”的畸形态势;
- 禁酒风暴:天历二年华北旱灾期间,朝廷颁布“私酿一石者徙漠北”的酷法,大都路却出现官吏“设卡放行,每车抽银五两”的黑色产业链;
- 外交酒器:书中披露高丽进贡的“青瓷镶嵌云鹤纹梅瓶”,其器型刻意模仿蒙古贮奶罐形制,实为小国周旋于宗主国间的物质化权谋。

2.3 酒俗画卷:从宫廷到市井的众生相
- 天马宴:上都宴会上,侍者以金叵罗盛马奶酒“跪进如仪”,忽必烈却故意打翻酒杯试探色目大臣反应,暗藏民族隔阂的冰山一角;
- 解库典当:松江富户将“春酿酒三百坛”质押典当的票据实物,揭示酒类作为硬通货的特殊经济地位;
- 文学雅集:玉山草堂雅集中“以诗换酒”的规则,催生出杨维桢“客诗不佳者,罚饮苦酒三升”的文人酒令,酒香中飘荡着科举废止后士人的精神苦闷。

---

三、醍醐之言:穿越时空的液态箴言
3.1 史家论断
- “元代酒政的松紧带,实则是朝廷在赋税渴求与粮食安全间走钢丝的具象化”
- “一只龙泉窑青瓷玉壶春瓶上缠枝莲纹的转向,暗示着伊斯兰审美对中原工匠的渐进式征服”

3.2 文学映照
- 马致远散曲:“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登高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 杨维桢竹枝词:“银瓶酒尽江波绿,犹恐明朝是死期”,道尽末世文人的醉眼清醒

---

四、为何值得倾杯细品?
4.1 学术破壁:微观史学的典范
本书开创“物质文化史”书写新范式,从酒器热传导系数差异解读不同酒类的适饮温度,此类微观考据背后,是作者对历史本真性的极致追求。

4.2 叙事魔法:五感并用的历史复现
作者擅用通感笔法,如描写大都酒肆场景:“当西域玫瑰露的甜香撞上江南黄酒的醇厚,跑堂吆喝声与琵琶嘈切声在蒸腾酒气中发酵成市井交响诗”,令读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现场。

4.3 现实观照:液态文明启示录
书中揭示的“酒税转移支付”政策,与当代消费税改革形成奇妙对话;而元朝应对假酒泛滥的“酒户联保制”,更为现代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历史镜鉴。

---

五、品后余韵:酒中照见的文明启示
5.1 多元共生:液态版图上的人性微光
当畏兀儿商人用波斯语在杭州酒坊讨价还价,当汉族工匠为蒙古贵族烧制萨满祭祀专用的兽头陶尊,酒香成为消弭文化隔阚的溶解剂。这种“和而不同”的文明相处之道,对当今世界仍具启示。

5.2 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咏叹
从军事贵族依赖酒精壮胆催生的“怯战酒禁令”,到文人群体“醉里挑灯看剑”的精神突围,酒液始终在实用主义与诗性超越间划出微妙弧线。这种二元张力,恰是中华文明韧性的生动注脚。

---

结语:且尽樽前有限杯
当合上这本飘着酒香的史书,窗外的霓虹仿佛与元夕的灯笼产生了重叠。那个在酒肆墙垣题写“春风酒盏狂”的佚名诗人,那个捧着青瓷盏遥敬明月的色目商人,那些被历史尘烟模糊的面容,都在杨印民的笔端重新获得了呼吸的温度。此刻方悟:历史从来不是故纸堆里的标本,而是永远流动的生命之泉——正如元人酿造的玉液,虽经七百年光阴,依旧能在当代读者的精神疆域,激起新的回响。

---

这本历史书居然把我看馋了!-360个人图书馆
杯中日月 酒与大元王朝的社会生活 中国历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
一杯酒中的元代风景画卷 - 杯中日月 - 豆瓣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元曲中的酒-手机新浪网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18612002278 | 管理登录
seo seo